聖教的建立和真理的傳揚——紀念聖伯多祿聖保祿二位宗徒

Our Lady & the Child with Sts. Peter and Paul - Lorenzo Biccidi, Venice


『Tu es Petrus, et super hanc petram ædificábo Ecclésiam meam. 』

(你是磐石,在這磐石上,我將建立我的教會。)




今天教會慶祝聖伯多祿聖保祿二位宗徒瞻禮,為停工瞻禮之一,若非不便,各位教友務必進堂參與彌撒聖祭;實在不便,務必有機會跟神父說明與告解。





書信(宗12:1-11)




那時候、黑落德王抓捕了教會的幾個人,迫害他們。他命人用刀砍死若望的胞兄雅各布。黑落德看見這事博得猶太人的歡心,就命人也抓捕伯多祿;那時正是無酵餅節。抓捕了伯多祿,就把他押在監裏,交給四人一組的四班兵卒看守,準備過了巴斯卦節在民眾面前公審他。當伯多祿被囚時,當地教會不斷地替他祈求天主。




在黑落德要提出伯多祿公審的前夜,伯多祿被兩條鐵鏈捆綁著,睡在兩個兵卒中間;守門兵在門前把受監獄。忽然間主的一位天使來到,一片強光照耀獄室。天使從身旁推伯多祿,喚醒他說:“看起來!”鐵鏈就從他手上落下來。天使對他說:“束上帶子,穿上鞋吧。”他遵命作了,天使又說:“披上你的外衣,隨著我走。”伯多祿出來,隨著他走,不知道天使作做的一切事實真的,卻以為自己見了異象。他們經過了第一道第二道崗,就到了對著城的鐵門,那門在他們面前自動開了;他們出來走到街上。那時天使忽然離開他;伯多祿神智恢復,說:“現在我看出來,主的確派了祂的天使,使我脫離黑落德的毒手和猶太人所希望的惡計。









伯多祿意即磐石,原名西滿,由基督親自更換他的名字,意即在這磐石上、祂將建立祂的教會。伯多祿與他的胞兄安德肋原是聖若翰的門徒,後跟隨耶穌。他格外熱切愛慕耶穌;但因過於依恃自己,所以在耶穌受難時,有三次口頭的背叛。嗣後用極歉抑的心、痛哭他的罪過至死。他在基督升天後,便執行宗徒長的職務。在聖神降臨日、他首先向猶民講道,頓時有三千人領洗入教。他決定了許可外邦人入教;由他召集了第一次聖教會議,公告新人入教的無庸再受猶太法律的必要。他治理安提阿教會七年以後,向西進發,作了第一任羅馬城的本主教、相傳前後有二十五年之久。曾寫了兩封神牧書,給小亞細亞各處的基督團體。公元六十四年或說六十七年、當尼祿推動了最初和最可怕的迫害以後,在倒置的十字架上被釘而死。在梵蒂岡他的墓上、建有世界規模最偉大而壯麗的大堂一座,成了聖教生命的中心。【伯多祿的所在,即聖教的所在】,這是聖教傳統的格言,從可想見他地位的重要!




保祿原屬猶太的朋雅明族,生於小亞細亞達爾斯城。十五六歲時、他在耶路撒冷曾師事經師加瑪利爾,是猶太教的忠實信徒,又是法利賽黨的典型人物。為了這、當斯德望被難時,他也參加了這個迫害的工作。因他充滿了奇怪的憤怒與保守猶太教的熱狂,展開迫害大馬士革基督團體的活動;在途中蒙耶穌顯現感化,從此他變成了愛基督最生動、最完整和最有力的宣傳人物。他在耶穌撒冷先與宗徒們發生接觸,於他們建立了親密的關系,然後到阿刺伯隱居一個時期,為準備天主給他向外邦人傳教的重大使命。由於巴爾納伯的邀請和介紹、他於四三年開始了宗徒的生活,並展開了偉大的傳教旅行。小亞細亞、馬其頓、希臘以及地中海東部的各島、都有他的足跡。他大約在十三年之內,走了兩萬公裏的路程。他曾參加了聖教第一次的公會議,後於五十八年、被猶太人誣告投之於獄,監禁四年之久。因他享有羅馬公民的身份,且上訴於羅馬凱撒,遂被解至羅馬;經二年後,乃得釋放。六十七年、又成了尼祿迫害下被斬首的犧牲者。他雖為水上及陸上不斷的奔波者,發表了十四封很有名的書信;這些文件享有永久的價值,是基督思想的傑作,充滿著聖神啟示的道理。他使用貧苦的方法,維持生活;他不怕被鞭打、棒擊、石砸,不怕渡海及沙漠的危險,不怕猶太人及外教人的威脅,更不怕死亡和流血。以他卓越的勇敢和偉大的信心、真不愧作了模範的宗徒和傳教的典型人物。』




(選自公教傳統彌撒經文導讀)


『聖伯多祿和聖保祿在他們的使徒中經歷了巨大的困難,並且享受了多次非凡成功。 他們不是那種帶著“快樂結局”的簡單勞動。沿著崎嶇的道路艱難工作,需要很多祈禱和超性的幫助才能向前邁進。 如果沒有這種幫助,那個使徒工作就沒有結果了。


我們應該記住,聖伯多祿捕魚一整晚都沒有成功。 但是當他向我們的主求助時,網從水中提起,滿滿都是魚。


這種神奇的捕獲提供了增加我們的謙卑和超性精神的幫助。 如果沒有超性的幫助,如果沒有天主的幫助,我們的使徒工作將無果而終。


我們看到這會給聖母帶來更大的榮耀,並且應該讓我們更加接近她。 她是我們非常和藹可親的母親,在天主面前是一位無所不能的懇求者,她以她的祈禱能夠達到她所要求的一切。』
——Prof. Plinio Corrêa de Oliveira,自譯。

Comments